1月15日,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順利閉幕。連日來,各行各業的市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北京市政協委員、掌閱科技創始人張凌云本屆參會帶來了《關于用區塊鏈技術推動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提案》,提出要充分利用區塊鏈等新技術解決文化產品版權交易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推動版權的保護和管理。
目前各國和地區劃分的“文化創意產業”絕大多數都稱為“版權產業”,文化創意產品的交易實質上就是版權交易。雖然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市場主體數量和規模都在持續增長,但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不高,創新活力不強,對先進技術手段的融合應用不足。
張凌云提到,目前文化產業內容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和APP在網絡上快速傳播,已經形成了超海量、快流通的內容體系,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第一,版權授權鏈條不清晰、版權跟蹤困難;第二,在流通過程中權益分配不透明,整個交易過程不便核查;第三,盜版侵權現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且侵權行為發生快、易刪改、難固定,量級巨大,難于有效維權。
他建議,要將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進互聯網文化產業,在內容生產環節即嵌入包括內容獨特特征和創作日期的數字簽名和時間戳,利用區塊鏈解決數據記錄的可信問題,確認版權的權屬關系和流通過程。
在交易環節中,可基于區塊鏈建立可信共享的智能合約,將交易規則和支付機制壓縮在智能合約中,為優秀內容構造安全、高效的版權流通體系,實現文化產業交易的去中心化。
此外,張凌云建議,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對文化產業內容從確權、監控到取證、存證、在線爭議解決的一站式文化產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通過對已經經過區塊鏈技術確權的內容進行監控,在發現侵權內容時,將侵權的內容上鏈存證,實現可信度高、取證成本低的司法取證手段,為版權保障提供技術支持與結論依據。